2024-05-20 不再懷疑自己:個性內向的我也能夠享受豐富的交換饗宴!
編輯的話
個性內向的海資系同學蔣幼安,在前往波蘭的居禮夫人大學(Maria Curie-Skłodowska University)交換之前,曾相當懷疑自己是不是能夠適應交換的生活。 但事實證明,人有無限潛力,人際相處的方式也有很多種,找到讓自己安心往前的步調,就一樣可以擁有豐富的交換生活。我們來聽聽幼安的故事!
|
不再懷疑自己:個性內向的我也能夠享受豐富的交換饗宴!
蔣幼安 海洋生物科技暨資源學系三年級
在啟程那天,說實在我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情緒起伏,只有:哇!我今天真的要出國了的感嘆。然而,抵達轉機點杜拜時,那種我現在真的是「自己一個人在外國」的不安感才確實席捲而來,沒有人可以依靠的我在杜拜機場餐廳怯生生的使用英文點餐、在機上為了要跟隔壁的西方人說我想去廁所也猶豫了好久,這些都是我最初且笨手笨腳的菜鳥模樣。
初抵波蘭:搬家過程與意義
接著抵達華沙機場我的搬家過程還未結束,我必須拖著我的兩個大行李箱到距華沙約車程兩小時的學校所在地—盧布林市。幸運的是,在出國前我的爸爸請託了一位現在居住在波蘭的朋友來幫助我,熱心的他與他的朋友特地從距華沙約車程三小時的克拉科夫來幫助我「搬家」,正因如此才剛抵達波蘭的我就受到了熱情的款待。
雖然有些人可能會認為出國後仍需要求助他人意味著缺乏成長,但對我來說,在前往交換學習之前我從來沒有離開「家」裡自己生活過,正因為如此雖然我並不是一個完全「靠爸靠媽」的人,但是父母的呵護其實還是無形的讓我活在一個保護膜中。
不過一下打破這樣的習慣並非適合每個人,突然的越級打怪也許使無法盡善盡美的我們感到挫折,進而喪失信心。在最初時接受幫助並不代表我們永遠只能被動的接受,剛開始透過她人的幫助,慢慢地適應自己處理事情,循序漸進的成長對我而言也是一個良好的進步。
初抵波蘭時學伴Olga寫的小紙條。
意想不到的語言交流
除了爸爸友人的幫助外,其中來自白俄羅斯的室友Dzyana的認識也是我尤其感恩的經歷。
剛入住的那天我抵達時,另一間房間的她早已經抵達了,在我偷偷地觀察下如我預期,她是一位歐洲人。過了兩日我因為累積了一些對宿舍的疑問,鼓起勇氣拿著我做好的英文小筆記敲響了隔壁的房門,開門後我用英文告訴她我想請教她一些問題。
不像外表給我的酷帥第一印象,Dzyana非常溫和友善的說她可以幫我解答,並使用了手機翻譯她不擅長的英文,接著不知道是不是她瞄到我的手機畫面,她突然用了中文問我是不是會說中文,我感到非常的驚訝、並告訴她我會中文,我是台灣來的,她也興奮地回覆我說自己有在學中文。當下我真的超級興奮、心臟劇烈跳動,在遙遠的國家外竟然可以遇到可以用母語溝通的人,那種安心、感動、驚訝的情緒瞬間都綜合在一起,很難言述。
接著在漸漸的交流後我發現 Dzyana對於中華文化、甚至是其他亞洲文化都有著極大的興趣,我感受到原來在世界的另一端有人這麼的喜歡我熟悉的文化,那個我習以為常、不特別在乎的生活對於另一個人來說竟有著如此的魅力。
我感受到在與他人解說文化的過程中,我似乎也對於自己的文化也有了更深的理解,我想文化的交流就是如此吧,不只是體驗到他國的文化,更是對自己文化的再體悟。
認識了Dzyana是我在波蘭的一大幸運,我回想自己能夠快速地適應新生活, Dzyana在其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與隔壁室友Dzyana和Sofia的食物交換,羅宋湯和番茄炒蛋。
內向的個性不適合去交換?絕非如此!
既然談到了與新的朋友認識,就不得不提到我曾經的想像。在出國交換之前,我總是以為參加許多交換生活動是必要的,但經歷過實際的體驗,我認為如果你是那種不喜歡參加社交活動的人,也無需勉強自己參加大型的活動。
然而,這並不代表你無法結交新朋友,室友、同學、以及學伴都是結交新朋友的最佳途徑。利用你日常就會接觸的場合認識朋友,因此,就算是內向的人也不必擔心如果不擅長或熱愛社交活動就不適合出國交換。
以我為例,透過學伴、同學,我學到了許多有關波蘭傳統和當地事物的知識;透過與土耳其室友Helin的互動,我感受到了外國人的熱情;而與來自白俄羅斯和烏克蘭的室友Dzyana、Sofia相處,我更深刻地體驗到多元文化以及國際間的相互關係。
與這些新朋友的交流無疑豐富了我的知識和涵養,成為我成長的一大養分。因此,對於那些內向或不太喜歡參加大型社交活動的人來說,不必擔心出國交換會讓你感到孤立。你仍然有許多機會透過日常的學習和生活,結交到有趣的新朋友,這些人將會成為你在異國他鄉的陪伴和支持。
符合刻板印象的蘇聯式建築—華沙科學宮。
超越刻板印象
另外對於波蘭,我想大家其實有著許多的想像或甚至說負面的刻板印象,例如波蘭是否還像之前蘇聯時期一樣有著共產生活的樣貌、烏俄戰爭對波蘭安全性的影響、或是覺得波蘭人好像很不友善等想法。
正因如此,每當我告訴別人自己要到波蘭交換時,大部分總是接收到他人傾向不積極的回應,最後甚至導致我迴避提及要前往波蘭交換。
然而,在這一學期的波蘭體驗中,我深刻體悟到許多事情需要親身經歷才能真正理解,「別人的看法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自己的體悟和感受」,這是我出國後的一項重大的體悟。
在歐洲大家都很重視且尊重每個人的自由,只要不違法,根本不會有人管你在做什麼,無須去在意別人的眼光。因此我不會在這篇文章告訴你那些印象是否正確,你想知道那就自己去體會。而現在若有人問我去了哪裡交換,我會自信地回答:
我去了波蘭交換!我很喜歡波蘭!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